各參賽團隊 您好: 感謝您參與【2024教育大數據分析競賽】! 本次競賽已於12/1(日)順利落幕,感謝所有參賽者的熱情投入,讓活動得以圓滿完成。 您們的努力與創意,為競賽增添了無限光彩。 祝福各位在未來的學習與職涯中不斷精進,前程似錦! 同時,也恭喜所有獲獎團隊脫穎而出,榮獲競賽獎金,展現出卓越的實力與創新能力。 本次競賽若有不足之處,主辦單位將謹記各方意見與建議, 未來將致力於持續改進,進一步提升競賽品質,為大家提供更優質的參賽體驗。 期待明年您的再次參與,共同探索教育大數據的無限可能! 教育大數據分析計畫團隊 敬上
感謝大家熱情參與【2024教育大數據分析競賽】! 我們已陸續整理今年度競賽的精彩瞬間,歡迎大家下載、留存本次競賽的美好回憶! 照片連結 (如有問題,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再次感謝每位參賽者的努力與創意,期待下次再見!!
參賽團隊 您好 感謝各位參賽者的熱情參與, 各團隊提案皆展現了對教育議題的創新發想及數據運用技術的展現 經過評審委員審慎的評估後,我們很高興地公布本次競賽共計20個隊伍 完整的複賽入圍團隊名冊,敬請參考附件名冊 恭喜晉級複賽的團隊,期待各團隊在複賽的精彩表現 對於未能入圍的團隊,我們由衷地感謝您的投入與努力 複賽線上說明會將於2024/11/25(一)上午10:00~11:00 請入圍複賽的團隊務必派員參加 複賽說明會之會議連結,將email至入圍隊伍隊長之email 敬請留意競賽通知信件 若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計畫辦公室 edubigdata@mail.ntcu.edu.tw 我們會盡快與您聯繫
致【2024教育大數據分析競賽】參賽團隊 初賽開放資料已開放 請至活動網頁的競賽數據下載,謝謝您 如有任何問題,請來信計畫辦公室 edubigdata@mail.ntcu.edu.tw 我們會盡快與您聯繫 教育大數據分析計畫團隊 敬上
2024教育大數據分析競賽,初賽說明會 時間:2024/10/21 09:00 說明會錄影檔 如有任何問題,請來信計畫辦公室 edubigdata@mail.ntcu.edu.tw 我們會盡快與您聯繫 教育大數據分析計畫團隊 敬上
感謝各位同學報名【2024教育大數據分析競賽】 本次報名通過之參賽團隊共84隊 敬請參閱附件參賽隊伍名冊 初賽說明會將於2024/10/21(一)上午09:00~10:00 線上辦理 說明會將說明初賽流程、收件方式與作品文件內容等 請各團隊務必派員參加 說明會連結將email至各隊伍隊長email,敬請留意本次競賽通知信件 如有任何問題,請來信計畫辦公室 edubigdata@mail.ntcu.edu.tw 我們會盡快與您聯繫
感謝各位同學踴躍報名【2024教育大數據分析競賽】 本次活動因報名團隊眾多,計畫辦公室刻正進行審查作業, 並陸續以電話或email與各團隊隊長聯繫,敬請留意主辦單位訊息! 最終報名通過與否,除以系統上的報名狀態判斷外, 計畫辦公室會以Email統一發送報名通過訊息以及提供初賽說明會議資訊 初賽說明會將於2024/10/21(一)上午09:00~10:00辦理線上會議 請各團隊務必派員參加,如不克參與,請於收到通知信後,回復不便出席 我們將於會議後提供錄影檔供團隊參考 如有任何問題,請來信教育大數據分析計畫辦公室 edubigdata@mail.ntcu.edu.tw 我們會盡快與您聯繫
2024教育大數據分析競賽,即日起 開放報名 競賽總獎金100萬元 發揮你的數據分析專長 一起發掘教育的數據寶藏,共同打造更智慧的學習環境 活動詳情請見活動網頁 主辦單位:教育大數據分析計畫辦公室 聯絡方式:edubigdata@mail.ntcu.edu.tw
(二)資格
1.包含隊長,每隊以2至6人組成團隊報名參加。
2.隊長需具備中華民國國籍,並負責與主辦單位聯繫、報名文件上傳及獎金分配等事宜。
3.未滿18歲者,須同時請法定代理人簽署參賽同意書及個人資料授權使用同意書。
4.每人僅限參加1組團隊,不得跨隊參加。
5.每一團隊得覓1位指導教師,每位指導教師僅能指導單一團隊。
6.更換團隊成員不得為其他團隊退出的參賽者。
檔案名稱 | 提供者 | 檔案說明 | 檔案下載 | 備註 |
---|---|---|---|---|
2024教育大數據分析競賽-初賽開放資料 | 教育大數據分析計畫辦公室 | 初賽開放資料及資料說明 | 檔案下載 |
-
開放報名
-
報名截止
-
公告參賽團隊名單
-
初賽說明會&開放初賽數據
-
初賽開始收件
-
初賽截止收件
-
公告複賽入圍名單
-
複賽說明會
-
複賽
-
複賽
階段 | 評分項目 | 評分組別 | 比重 | 說明 |
---|---|---|---|---|
初賽 |
||||
議題契合與創新 | 大專院校 | 30% |
1.議題定義與描述清晰,以及它對教育領域的重要性和挑戰。 2.議題面向是否展現出創新的觀點。 |
|
數據處理與洞察 | 大專院校 | 10% |
1.對於數據理解與觀察的深入程度。 2.說明數據預處理的方法與步驟。 |
|
跨平臺數據整合與分析 | 大專院校 | 10% |
1.整合跨平臺數據的能力,如何將不同平臺的數據進行整合。 2.如何從跨平臺數據提取出有意義的關聯及分析加值運用。 |
|
分析方法 | 大專院校 | 30% |
1.選擇適合的分析方法和模型,並適當地解釋模型選擇原因。 2.規劃的分析流程合理且說明清晰。 |
|
發展潛力 | 大專院校 | 20% |
1.具備應用價值與實踐的可能。 2.解決教育議題之痛點,助於教育、公益具有發展潛力。 |
階段 | 評分項目 | 評分組別 | 比重 | 說明 |
---|---|---|---|---|
複賽 |
||||
議題契合與創新 | 大專院校 | 30% |
1. 議題是否在複賽中得到具體的驗證與執行,並展示出可行的分析過程和解決方案。 2.創新性是否在成果中得到落實,並透過實際數據分析提出具體且具有啟發性的建議。 |
|
數據處理與洞察 | 大專院校 | 10% |
1.說明數據處理的每個步驟,包括如何處理遺失值、異常值及進行數據標準化等技術操作,展示處理過程的完整性與合理性。 2.說明觀察到的重要特徵和關鍵資訊,例如數據呈現的趨勢、分佈特性或異常模式,並解釋其對分析目標的意義及可能的影響。 |
|
跨平臺數據整合與分析 | 大專院校 | 10% |
1.是否有效整合至少兩個平臺的數據,並展示出對不同平臺數據特徵的理解及整合處理的具體方法,例如處理資料格式、結構差異等。 2.從所選用的平臺數據中提取出相關聯的見解,並運用多平臺數據的分析結果,提出具有應用價值的教育策略或洞察。 |
|
分析方法 | 大專院校 | 30% |
1.選擇適合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完成模型建置並展示具體的結果。 2.分析流程規劃合理且說明每個步驟的執行情形及結果。 3.程式碼執行與分析成果的一致性(請於簡報與附錄提供關鍵步驟程式碼、輸出結果等畫面)。 |
|
發展潛力 | 大專院校 | 20% |
1.具備應用價值與實踐的可能,能否轉化為具體的教育場景應用,並帶來實際效益。 2.解決教育議題之痛點,助於教育、公益具有發展潛力。 3.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方向,例如模型優化、更多應用場景或推廣建議。 |
獎金為新臺幣
※參賽同意書請參賽團隊全體人員簽署於同一份,一隊一份二、主辦單位保有審核及同意報名之權利。
※個人資料授權同意書請每人各簽署一份,一人一份
三、參賽同意書之內容將作為獎金發放、公開展示與證書製作之依據,務必正確填寫,以免權益受損。
四、參賽團隊隊名或作品名稱,若有不雅或違背善良風俗情事,主辦單位有權力修改,不得異議。
五、為確保評選過程公正,參賽團隊不得於隊名、參賽作品內容、出席競賽現場之衣著提及學校名稱、教授姓名、學校校徽等足資辨識參賽團體組織、個人身分之資訊,若違反此規則,主辦單位得取消其參加或得獎資格。
七、主辦單位於競賽期間提供之複賽數據資料集,僅限用於本競賽目的使用,參賽團隊不得將複賽數據資料集外流、分享或披露給任何未經授權的個人、團隊、機構或第三方,如有違反此規則之事實,主辦單位將取消團隊參賽資格、追繳回已發出之獎金、獎項,並由參賽團隊負擔法律責任。
八、參賽團隊成員應注意絕無抄襲、盜用、冒名頂替或侵犯他人權益與著作權等違反參賽規則及學術倫理相關情事,若經人檢舉或告發,有具體事實者或經法院判決屬實者,主辦單位將取消團隊參賽資格,並經由法律程序,請求償還所得之獎金、獎項及其相關的違約責任。
九、獲獎團隊必須配合參與主辦單位之成果活動、研討會,分享競賽成果及大數據分析之實務經驗。
十、參賽團隊內部分工或權益分配(如獎金領取及分配),若有任何爭執疑問,應由參賽團隊自行處理,與主辦單位無涉。
十一、參賽團隊作品之智慧財產權均屬於參賽團隊,參賽團隊同意將參賽作品智慧財產權永續授權主辦單位為宣傳或行銷本競賽活動或其他活動、文宣推廣、報導曝光使用,且同意非專屬、永久、國內外、無償使用於任何商業/非商業活動,得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於以紙本、實體或影音、網站或其他媒體(媒介)方式,以及其他利用所必要之行為有形或無形之公布、展示、出版、刊登、發表、宣傳等)利用、使用本參賽團隊之參賽作品、簡報、圖片與影片等相關資料。主辦單位亦得基於使用之需要進行重製、散布、改作、編輯、公開演出、公開播送、公開傳輸、錄製成影片,並可授權第三方之非營利使用,且前述之使用無需每次另行通知及付費。
十二、參賽團隊保證參賽作品絕無同時或曾經參與其他或類似本競賽之活動,參賽團隊並同意於填報報名表單參加本競賽活動後,絕不將參賽作品(或予以改作(製)後之作品)用以參與其他競賽,且不得將其權利轉讓或授權予他人。
十三、獲獎團隊同意提供相關技術、服務優先予主辦單位或協辦單位,協辦單位應支付合理報酬以締約進行後續承作。(如無意願需敘明理由)。
十四、參賽作品如遇任何爭議,主辦單位保有最終決定權。
十五、本競賽活動簡章未規定之事項,由主辦單位與競賽活動網頁即時補述與公告。
十六、主辦單位基於特殊情況或理由,得取消、終止、修改或暫停本競賽。